Compare Plans

呼叫建立信令过程

更新时间:2024-10-15

本小节给出不同网络环境下采用两种消息传送方式时的信令过程,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H.323系统的呼叫控制过程。过程用到的消息都是前面已经介绍过的H.225.0消息,并假设PBN采用的是IP/TCP/UDP协议栈。

1.两端点均未在网闸登记时的基本呼叫建立

呼叫建立信令过程(图1)

图5.23基本呼叫建立:无网闸

其信令过程如图5.23所示。两个端点直接传递信令消息。端点1(主叫端点)首先根据端点2的IP地址和呼叫信令信道公认TCP端口号建立至端点2的TCP连接,即建立起可靠的呼叫信令信道,然后在此信道上发送Setup消息,其后信令过程和Q.931相同,只是在最后的Connect消息的UUIE中,端点2回送H.245控制信道的TCP端口号,建立起了H.245控制信道。

2.两端点在同一网闸上登记

呼叫建立信令过程(图2)

图5.24公共网闸(直接选路)信令过程

(1)直接选路信令方式

其信令过程如图5.24所示。简要说明如下:

①端点1(主叫)在RAS信道上向其网闸发送ARQ消息,请求发起至端点2的呼叫。

②网闸同意接纳此呼叫,并翻译得出端点2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IP地址+TCP端口号),由ACF消息回送端点1。

③端点1建立至端点2的呼叫信令信道,在此信道上发送Setup消息。如果ARQ中已带呼叫引用值CRV,则Setup及其后信令消息中的CRV应取此相同值。

④端点2回送CallProceeding消息,指示呼叫已抵达,正在处理之中。对于两个H.323终端之间的呼叫,除了UUIE外,消息一般不必带其它信息单元。如果是H.323终端和ISDN终端之间的通信,即端点2是网关,则端点2将把自SCN侧收到的信息单元,如承载能力和进展表示语透明回传给端点1。若端点1是H.323终端,则不予解释;若端点1也是网关,则需将这些信息单元继续向前传给SCN侧的主叫。

⑤端点2愿意接受此呼叫,经RAS信道向网闸发送ARQ,请求接受此入呼叫。

⑥网闸同意接纳,回送ACF。

⑦端点2向端点1回送Alerting消息,等待用户应答。

⑧用户应答,端点2向端点1发送Connect消息,消息中带有端点2的H.245控制信道TCP端口号。至此,呼叫建立完成。

如果网闸不同意端点2接受此呼叫,则回送ARJ,此时端点2将向端点1发送ReleaseComplete消息。

(2)网闸选路信令方式

呼叫建立信令过程(图3)

图5.25公共网闸(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其信令过程如图5.25所示。其差别在于:

.网闸向端点1回送的ACF消息中包含的不是端点2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而是网闸自身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同时,网闸建立至端点2的呼叫信令信道。

.其后,端点1的呼叫信令消息只能发往网闸,再由网闸将其转发给端点2。由于端点2只和网闸建有信令信道,因此其信令消息也只能发往网闸,再由网闸转发给端点J。

· 呼叫建立成功时,端点2仍经Connect消息告之其H.245控制信道运输层地址,但网闸向端点1发送的Connect消息所含信息取决于H.245控制消息的传送方式。如果网闸决定采用直接方式传送媒体控制消息,则消息中包含的是端点2的H.245控制信道地址;如果采用转接方式,则消息中包含的是网闸的H.245控制信道地址,此时,网闸中一般包含MC功能。

3.仅主叫端点有网闸

这种情况指的是仅端点1在网闸上登记,端点2未在网闸上登记。此时,和端点2之间传送呼叫信令消息必须采用呼叫信令信道公认TCP端口号(端点2的IP地址应为端点1所知)。

呼叫建立信令过程(图4)

图5.26 仅有主叫网闸(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在仅有主叫网闸的情况下,网闸仍可选择直接选路或网闸选路方式。图5.26为网闸选路方式下的信令过程。和图5.25所示过程的差别仅在于:

.网闸向端点2发送消息采用的是公认端口号,而不是预先登记的地址(可以是动态分配的端口号)。

·  端点2自行决定是否要接纳入呼叫,没有向网闸请求的过程。直接选路方式的信令过程和图5.24类似,不再赘述。

4.仅被叫端点有网闸

呼叫建立信令过程(图5)

图5.27   仅有被叫网闸(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现以网闸选路方式为例说明仅被叫在网闸登记情况下的信令过程,该过程如图5.27所示。

①端点1利用端点2的IP地址和呼叫信令信道公认端口号建立至端点2的信令信道,在其上发送Setup消息。

②端点2回送CallProceeding消息,指示呼叫正在处理之中。

③端点2向其网闸发送ARQ消息,请求接受此来话呼叫。

④网闸同意接纳,但选择网闸转接方式传送信令消息。于是,向端点2发送ARJ消息,消息中回送网闸自身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拒绝原因指示为"呼叫选路至网闸"。

⑤端点2经由信令信道向端点1发送Facility消息,消息的U-UIE中的"替换地址"置为网闸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理由“置为"呼叫选路至网闸"。

⑥端点1向端点2发送ReleaseComplete消息,终结在直接信令信道上的呼叫建立过程。

⑦端点1利用收到的Facility-UUIE中的替换地址建立至被叫网闸的信令信道,并在此信道上重新发送Setup消息。网闸将其转发给端点2。

⑧端点2回发CallProceeding消息。

⑨端点2重新请求呼叫接纳,向网闸发送ARQ。

⑩网闸回送ACF。

⑪端点2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向端点1回送Alerting消息。

⑫用户应答,端点2向网闸发Connect,告之其H.245控制信道运输层地址。

⑬网闸向端点1发Connect消息,根据选定的媒体控制消息传送方式,消息中包含端点2或者网闸自身的H.245控制信道地址。

直接选路方式的信令过程较简单,读者不难自行得出。

5.主被叫在不同网闸登记

根据两个网闸选定的呼叫信令选路方式的不同,有4种组合情况的信令过程。

(1)直接/直接选路信令过程

这种情况指的是主被叫网闸都选定直接方式传送信令,也就是网闸不参与呼叫信令的传送。其信令过程如图5.28所示,过程意义很容易理解。需要说明的是网闸l在ACF消息中向端点1回送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如果网闸1能与网闸2通信,则回送端点2的信令信道地址,否则将不回送地址,此时端点1就通过公认端口号和端点2建立直接的信令信道。

(2)直接/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这里指的是网闸l选定直接选路方式,网闸2选定由网闸选路方式的呼叫控制模式。其信令过程如图5.29所示。

1-211111142553623.png

图5.28  双网闸(直接/直接选路)信令过程

信令过程的前半部分(①~⑧)和图5.27基本相同。由于端点1发出ReleaseComplete消息后,终止原来的信令信道,建立新的信令信道,相当于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呼叫,因此需要和网闸1交换DRQ和DCF消息,表示终结原来的呼叫,然后重新发送ARQ请求消息。其后过程和图5.27的后半部分又基本相同。

双网闸(网闸/直接选路)信令过程比较简单,不再赘述。

(3)网闸/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这里指的是主被叫网闸都选定采用网闸选路信令方式。其信令过程如图5.30所示。这一过程也不难理解。其前半部分(①~⑤)和图5.26相同;其后半部分(⑥~⑱)和图5.27相同,只是这里的主叫相当于是网闸1。最后,端点2回送的Connect消息中包含它自己的H.245控制信道运输层地址;网闸2发出的Connect消息中包含的是端点2或者网闸2自身的控制信道地址;网闸1发出的Connect消息包含的是网闸2发来的或者网闸l自身的控制信道地址,取决于采用何种方式传送媒体控制消息而定。

6.被叫侧网闸选路情况的可选信令过程

1-211111143530F4.png

图5.29双网闸(直接/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由上面所述信令过程可以看到,若被叫侧采用网闸选路方式传送信令,则被叫侧要经Facility消息通知主叫侧(主叫端点或网闸),然后由主叫侧释放初始呼叫建立过程,重新启动新的至被叫网闸的呼叫,这一过程将增加呼叫建立的时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H.323新版本提出了一个采用RAS端点定位功能直接获得被叫网闸地址的可选信令过程,该过程一次性完成呼叫建立,避免了上述二次建立的问题。其信令过程如图5.31所示,为双网闸(网闸/网闸选路)方式。

图示过程的特点是,主叫网闸收到ARQ后,发现该用户并未在

1-211111143612K0.png

图5.30  双网闸(网闸/网闸选路)信令过程

其上登记,就向网闸多播LRQ消息。被叫网闸如果选定采用直接选路呼叫模式,就在LCF消息中告之被叫端点的呼叫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如果选定采用网闸选路呼叫模式,就在LCF消息中告之网闸本身的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网闸1就根据此地址转发所有的呼叫建立消息,这样就自动根据被叫网闸的要求完成呼叫建立过程。

7.重合发码信令过程

由于PSTN/ISDN都支持重合发码呼叫方式,因此很自然地希望H.323系统也能支持这一方式,以便实现和SCN的互通。H.323新版本就此定义了新的信令过程,对网闸和端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启用任选消息SetupAcknowledge。其过程可由图5.32予以说明。

8.网闸控制多终端呼叫

在ISDN中,号码是和UNI接口对应的。一个ISDN号码对应一个接口,但该接口可以接多个终端,只要和主叫终端类型匹配,任一终端都可应答,Q.931支持这一多终端入呼叫处理能力。在H.323新版本中也定义了类似的由网闸控制的信令过程,图5.33所示。为简明图,图中未示出RAS消息。

1-211111143H3530.png

图5.33 网闸控制多终端人呼叫过程

在此过程中,网闸起到网络节点的作用,其消息流程为:

①端点1发起Setup消息。

②-③网闸根据登记信息判定该被叫号码对应为两个终端,于是向端点2和3分别转发Setup消息,同时向端点1回送CallPro­ceeding。

④端点2首先回送Alerting消息。

⑤网闸收到第1个Alerting消息后就转发给端点1。

⑥端点3然后也回送Alerting消息,网闸无动作。

⑦端点3首先应答,向网闸送Connect消息。

⑧网闸向端点1转送Connect,端点]和3完成呼叫建立。

⑨网闸向端点2发送ReleaseComplete消息,终止至端点2的呼叫建立过程。

上述过程的特点是在登记时已指定终端有某些特性,然后在呼叫时由网闸控制执行,网闸起到业务控制点的作用。

同样的机理也可用千实现网闸控制的呼叫转移(如尤应答/遇忙转移等)。图5.34示出无应答转移的信令过程,其意义不言自明,不再细述。

1-2111111439245Z.png

图5.34 网闸控制无应答转移

如果是简单的无条件呼叫前转,可由终端直接实现,其机理和被叫侧网闸选路方式类似。即,当被叫收到Setup消息后,向主叫或主叫网闸发送Facility消息,通告应转向终端的信令信道运输层地址,并指明原因是呼叫前转。主叫收到此消息后,终止原呼叫建立过程,启动至转移后终端的呼叫建立过程。

下一篇

H.323补充业务

通信知识

H.323补充业务

5.6.1补充业务描述H.323系统补充业务的描述和实现机制借鉴专用综合业务网(PISN)的1SO标准和公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Q系列建议,由H.450系列建议定义。其中,H.450.1定义了适用于各种补充业务控制的通用功能协议,相当于ISO/IEC11582标准或Q.932建议。它给出了补充业务实现的一般机制,包括所用的控制数据结构及其传送过程。H.450.2-X建议则逐个定义每个补充业 ...

相关内容

远程呼叫器:定义、技术、应用与未来趋势

远程呼叫器:定义、技术、应用与未来趋势

远程呼叫器是电子设备,分有线无线两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养老服务业等,其核心在便捷沟......

通信知识

2025-06-10

选购老人双向可视对讲设备需关注哪些要点?紧急呼叫功能怎样运行?

选购老人双向可视对讲设备需关注哪些要点?紧急呼叫功能怎样运行?

一、老人双向可视对讲设备介绍老人双向可视对讲设备是一种专为老年人设计的通信工具,......

通信知识

2025-05-16

云呼叫API如何提高效率?客户服务优势有哪些?

云呼叫API如何提高效率?客户服务优势有哪些?

一、云呼叫API概述1、定义和功能云呼叫API是一组规定和协议,允许不同的软件应......

通信知识

2025-04-01